新闻网讯(记者 刘坚 通讯员 王春晓 顾萌萌 陈旭光)开展经验交流、共谋改革发展、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11月16日,“全国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工作交流会”在校举行。来自全国107所高校的230余名学术委员会负责人和有关领导,围绕“高校学术委员会实现‘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与机制”这一主题,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校长丁烈云出席开幕式并致词。他指出,学术委员会作为高校最高学术机构,在高校内部治理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升高校治理能力的新时期,高校管理者对学术委员会给予了更多的责任和期待。
交流会以专家报告和分组讨论的形式进行。
与会代表听取了教育部政策法规司负责人的重要讲话、知名高等教育管理专家报告和典型高校关于学术委员会制度建设和运行状态的报告。
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孙霄兵提出,学术委员会制度建设是完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需要。北京大学秘书长杨开忠教授解读了党委、校长、教代会与学术委员会的关系。浙江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泽院士就学术委员会如何准确定位、主动作为,有为才能有位发表了见解。中国矿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赵跃民教授介绍了矿业大学在完备组织体系、完善工作流程的做法。郑州大学学术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姜建设教授介绍了郑州大学学术委员会制度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我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樊明武院士介绍了学校在发挥学术委员会作用中的体制机制设计,并介绍了学术委员会工作在服务学校发展大局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和实际效果。澳门科技大学副校长孙建荣教授分析了美国大学的“教授治学”体系,剖析了高校管理与管制的渊源和差异。中国院校研究专业研究会会长刘献君教授从三个方面为加强学术委员会建设提出了建议。
分组讨论设5个分会场,与会代表结合所在高校学术委员会的建设经验,就现代大学学术治理模式,学术委员会的定位及其与党委、行政的关系,学术委员会工作机制、运行模式和保障措施,“教授治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等议题展开交流讨论,并选派代表进行总结发言。中山大学副校长马骏对学术委员会在职能和监督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李向农则建议教育部出台学术委员会建设相关细则,将学术委员会工作交流会议的形式固定下来。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时建中提出了学术委员会的定位问题,认为要明晰其权利与职责范围。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孙有中提出,学术委员会的工作内容既要务实也要务虚。中南大学副校长周科朝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来总结讨论中各高校的学术委员会建设情况。
副校长许晓东为交流会作总结发言。他指出,本次会议意义重大、规模空前,会议内容兼具理论和实践,成果丰硕。孙霄兵也评价本次会议是学术委员会制度建设史上一次规格高、规模空前的盛会。
本次会议由教育部政策法规司指导,我校主办。
据介绍,此次交流会以教育部《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文件精神为指导,旨在促进该规程进一步的贯彻落实、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作用、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分享各高校在实践过程中的经验。该规程是教育部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出台的法规性文件,以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为主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