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搜索结果
【科学前沿】李培宁教授团队在《自然》合作发表界面纳米光学重要综述 |
新闻网讯 9月8日,我校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武汉国家光电研究中心李培宁教授受新加坡国立大学仇成伟教授、纽约州立大学Andrea Alù教授邀请,合作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发表了题为“Interface nano-optics with van der Waals polaritons”的重要研究综述,系统论述了利用界面纳米光学的概念和手段来调控范德瓦尔斯层状材料极化激元实现新现象、新功能和新应用 |
发表时间:2021年09月13日 |
|
【科学前沿】材料学院杨君友团队在新型半导体热电材料领域取得进展 |
新闻网讯 8月19日,《美国化学学会会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stry Society)在线发表了材料学院杨君友教授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颜清宇教授和美国西北大学Mercouri. G. Kanatzidis教授的合作研究成果“高热电性能的立方结构半导体AgMnSbTe3”(Cubic AgMnSbTe3Semiconductor with a High |
发表时间:2021年09月03日 |
|
【科学前沿】《科学》在线发表缪向水叶镭团队传感-存储-计算一体化研究成果 |
新闻网讯 8月19日,《科学》(Science)在线发表了华中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学院/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缪向水、叶镭团队题为“2D materials-based homogeneous transistor-memory architecture for neuromorphic hardware”的研究论文。 这是8月18日《自然》Nature刊发华中科技大学团队研究成果后,两天 |
发表时间:2021年08月23日 |
|
【科学前沿】国际首例可用于数字相干光通信的高速石墨烯相干光接收芯片研发成功 |
新闻网讯 8月20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张新亮教授、叶镭副教授与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肖希博士合作研究成果“超高速石墨烯相干光接收机”(Ultrahigh-speed graphene-based optical coherent receiver)。这是国际上首例可用于数字相干光通信的高速石墨烯相干光 |
发表时间:2021年08月21日 |
|
【科学前沿】《自然》刊发李培宁张新亮团队极化激元光学重要研究进展 |
新闻网讯 8月18日,《自然》(Nature)刊发了华中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学院/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李培宁教授和张新亮教授研究团队题为“Ghost hyperbolic surface polaritons in bulk anisotropic crystals”的研究论文。 李培宁、张新亮教授团队同新加坡国立大学、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纽约州立大学等单位合作,突破性证明了传统的双折射晶体中存在 |
发表时间:2021年08月20日 |
|
【科学前沿】材料学院翟天佑、刘友文团队在电催化材料表界面结构设计领域取得新进展 |
新闻网讯 8月13日,《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杂志在线刊发了材料学院翟天佑、刘友文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双金属硫化物原位相分离形成的强耦合异质界面助力CO2高效转化” (In Situ Phase Separation into Coupled Interfaces for Promoting |
发表时间:2021年08月17日 |
|
【科学前沿】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陶光明团队研发超材料辐射制冷织物被《科学》关注 |
新闻网讯 7月9日,《科学》杂志在线发表了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陶光明研究小组和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马耀光研究小组合作的题为“Hierarchical-morphology metafabric for scalable passive daytime radiative cooling”的研究论文。此研究突破性地研发了一种具有形态分级结构(Hierarchical-morphology |
发表时间:2021年07月09日 |
|
【科学前沿】《自然》在线发表生命学院刘剑峰课题组发现的GPCR二聚体激活G蛋白的新... |
新闻网讯 4月28日,《自然》杂志发表了生命学院、教育部分子生物物理重点实验室刘剑峰教授课题组联合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张岩课题组题为“Structural basis of GABAB receptor-Gi protein coupling”的研究论文,本研究突破性地鉴定了C类异源二聚体GABAB受体与G蛋白复合物的高分辨率冷冻电镜结构,在世界上首次揭示二聚体GPCR偶联G蛋白的新模式,对开 |
发表时间:2021年04月29日 |
|
【科学前沿】骆清铭院士团队在脑组织成像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
新闻网讯 3月1日,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生物医学光子学功能实验室骆清铭院士团队在Nature Methods以长文形式发表了文章High-definition imaging using line-illumination modulation microscopy,开发了线照明调制显微术并实现了高清成像。 光学显微镜是在亚微米分辨率开展生物医学研究的重要工具。生物组织的精细结构复杂 |
发表时间:2021年04月19日 |
|
【科学前沿】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周纯杰团队发表关于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的... |
新闻网讯 3月23日,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周纯杰教授受邀在国际工程领域综合性期刊《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会报》(Proceedings of the IEEE)上发表了关于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的最新研究成果“A Unified Architectural Approach for Cyberattack-Resilient Industrial Control Systems”。该工作由周纯杰 |
发表时间:2021年03月30日 |
|
【科学前沿】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出版华中科技大学与成均馆大学合作专刊 |
新闻网讯 3月19日,华中科技大学与成均馆大学合作撰稿的20篇研究论文,以专刊形式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出版。 本期专刊包括6篇研究进展和14篇综述,围绕材料化学领域前沿科学问题,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总结与展望,所有论文均由两校教授合作完成。专刊内容涵盖了新型电池材料、纳米药物及疫苗、高效催化剂、可穿戴传感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环境污染处理等热门领域 |
发表时间:2021年03月24日 |
|
【科学前沿】要长寿,既要“吃的少”, 也要“闻的少”《自然-衰老》在线发表刘剑峰... |
新闻网讯 3月15日,生命学院学院刘剑峰教授课题组在Nature Aging杂志上发表了题为 《食物丰度的嗅觉感知通过‘脑-肠‘轴信号通路调节饮食限制诱导的长寿效果》(Olfactory perception of food abundance regulates dietary restriction-mediated longevity via a brain-to-gut signal)的 |
发表时间:2021年03月16日 |
|
【科学前沿】《自然·方法学》刊发光电信息学院费鹏课题组生物动态光学成像研究新进展 |
新闻网讯 生命现象中许多重要的过程,例如心跳、血流、神经活动等,常常是高度动态的,在三维空间尺度和短至毫秒级的时间尺度发生变化。对这些动态过程进行快速,高分辨率的显微观测则是一项极具意义但又极富挑战的工作,其进展对于神经科学、心脏病学、细胞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主流的光学显微成像技术,如共聚焦、双光子、光片显微镜均需通过轴向扫描获取多帧平面图像来重建三维信号,因此体成像的速率 |
发表时间:2021年02月11日 |
|
【科学前沿】《自然·通讯》发表费鹏团队高通量光学成像研究新成果 |
新闻网讯 1月4日,光电信息学院费鹏教授课题组联合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朱䒟教授及附属同济医院梅伟教授课题组,在国际著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Minutes-timescale 3D isotropic imaging of entire organs at subcellular resolution by content-aware |
发表时间:2021年01月14日 |
|
【科学前沿】顶级期刊《细胞》在线发表协和医院重大研究成果 |
新闻网讯 1月9日,《细胞》(Cell)在线发表了我校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胡豫、夏家红、聂秀团队与西湖大学郭天南课题组题为“Multi-organ Proteomic Landscape of COVID-19 Autopsies”的最新研究论文,报道了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终末期体内多器官组织样本中蛋白质分子及病理变化全景图。 研究团队系统报道了新冠肺炎去世患者肺、脾、肝、心脏、肾脏、甲状腺和 |
发表时间:2021年01月11日 |
|
共有 555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37 页 当前第 6 页 |
官方微信